“额……”叶孤尘看了看四周荒凉的场景,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闪耀着赤红色光芒的九龙环,再看了看已经明显变浅的熔浆,不自觉得大骂道:“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吗!”
可不是吗?叶孤尘手中的九龙环几乎快把富士山的熔浆给吸光了有木有啊,看来下次叶孤尘得给它加点血了啊!省的那群小鬼子安生下来,最好一天给他来爆发一次。咳咳……好像无意中暴露了反.派的那一面了。
叶孤尘作为一个主角,绝对不能这么幸灾乐祸。
叶孤尘把玩着手中的九龙环,心中感叹不已:没想到迷次路,竟然能碰到这种事,这下子九龙环中火属性的能量已经到饱和了,不然我敢保证,它一定还会继续吸收下去,(那倒是不会了,刚刚吸收的部分只是被那个神秘人“污染”的部分,其他的,都是纯正的自然出品,环保又节能……额,不对,怎么感觉在打广告似的)到时候这里都不一定变成什么样子了。但是,这九龙环里的能量,自己该怎么吸收啊?!毕竟爷爷说了,九龙环不仅能够吸收能量,更能够将吸收了的能量反馈给持有者,可是,尼玛!老子不会用啊!
叶孤尘又一脸认真的盯着九龙环看了许久,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,只好叹息道:“唉!算了,等回去后,打个电话给爷爷让他教我吧!”说完,叶孤尘又回头看了看着荒凉的场景,哀叹了一声,就飞走了。嗯……方向好像没有错。
……
很快,叶孤尘飞到了上次与秦逸战斗的地方。至于他为什么会知道是这里,那是因为,上次与秦逸的战斗,虽然我没有详写,但是其实,还是留下很多痕迹的,比如说,比如说,比如说……额……好吧!我承认,此处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,毕竟叶孤尘与秦逸耍的都是真刀真枪,连物理攻击技能都没有使(连击不算)更何况是特殊攻击技能。至于其他的痕迹,开玩笑,知道这里是哪儿吗?海啊!一望无垠的海啊!除了海水之外就没别的了,难道你还想再海面上留下什么痕迹吗!
叶孤尘在原地踌躇了一会儿,最终还是没有跳海(咳咳……不是自.杀)毕竟,自己的实力太差了,现在下去找人,估计又会被她吹飞,还是等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吧!叶孤尘暗暗给自己鼓励道。
叶孤尘正打算走人,可是从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身影——秦逸,尼玛!居然在相同的地方,遇到相同的人,马上又要干相同的事,要不要这么有缘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额……
叶孤尘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人,这……这尼玛不是秦逸吗?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这里,难道他的伤已经治好了吗?不会这么快吧?!难道说,是哪个幕后黑手给他治疗的?
叶孤尘突然想到了无名之前提过的将秦逸黑化的幕后黑手,当即了然,如果是他出手,帮秦逸治伤这种小事,定然用不了多久。
“喂!”
叶孤尘正在沉思时,突然听道了秦逸的声音,不自觉的抬起头来,发现秦逸现在当真是与上次完全不同,满身的黑紫色光芒已经消失不见,唯一有区别的就是眼角的那一抹黑紫色的眼影,看来,秦逸已经黑化完全了啊!而且,实力也变强了呢。不仅如此,秦逸手中的武器也已经变成了金篆提炉枪(十八路反王合力攻打由靠山王杨林摆下的铜旗阵,靠山王许诺谁摘得铜旗谁就得天下
正在瓦岗义军商讨对策之时,程咬金、齐国远耐不住寂寞,怂恿瓦岗军皇帝李密共探敌营,结果三人被敌军巡营官四宝将尚师徒撞到。
危难之际(程咬金、齐国远都是草包,无力保护李密),秦琼率人赶到。
由于尚师徒武艺高强,义军没有办法只好以多打少。
尚师徒寡不敌众,只好使用宝马呼雷豹。他拔掉呼雷豹头上的白毛,呼雷豹疼痛之极,厉声吼叫,其声似猛虎,其他马匹闻声皆吓得瘫软在地。
尚师徒趁机追杀秦琼(此时李密已逃跑)。秦琼在于其单挑的过程中马匹受惊,一路冲上悬崖,坠崖后秦琼的黄骠马摔死,虎头皂金枪折断,人也受了重伤。
受伤后的秦琼徒步逃命,最终被几个道人救回了附近的一座道观。没想到在道观中遇到了自己的姨夫邱瑞。
邱瑞此时虽已投靠瓦岗军,但他曾经是尚师徒的干爹,对尚师徒恩重如山,因此在秦琼面前夸下海口,称可以劝说尚师徒投降义军。
正当二人说话之际,尚师徒追到道观。见到干爹后,尚师徒表示看在干爹面子上可饶秦琼一命,但坚决不加入义军。
邱瑞感觉颜面受挫,冲向尚师徒要与其拼命(实际上是倚老卖老,吓唬干儿子),尚师徒一闪身躲了过去,没想到邱瑞用力过猛,撞墙而死。
秦琼死了姨夫,尚师徒死了干爹,二人皆痛心不已,且皆将此事归咎于对方。愤怒之下二人打了起来。
秦琼武艺在尚师徒之下,又受了重伤,没几个回合便开始跑路。
尚师徒一路追赶到了观外,却没想到此时众瓦缸义军已经赶到,将道观团团围住,呼雷豹和金篆提炉枪尽被程咬金所盗。
尚师徒寡不敌众,且又没枪没马,没了出路,只好自尽。
正好此时秦琼也死了马,折了枪,程咬金遂将尚师徒的呼雷豹和金篆提炉枪送给了秦琼。
这是单田芳老先生所说150回隋唐演义中说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