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K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带个陶罐去扶贫 >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孝子媳

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孝子媳(1 / 1)

第二百一十一章不孝子媳

郑畏拿出包里的材料,查到这个乡的主要领导和联系方式,真想打电话骂娘。

还没见过这位乡党高官,此时打电话,不知会怎么样。如果自己控制不住,还会落人口实,也影响到自己的暗访。

正想着,大门口进来一位羽绒服上打着补丁的老汉,推着一辆三轮电瓶车,车厢里装着花生秧。

他的眼睛有些浑浊,看着郑畏等人,面无表情,嘴里问了句:“您是哪里的?来找谁?”

郑畏还没说话,黄雁马上向老汉介绍到:“这是开发区的郑书记,过来看看您老人家,了解一些情况。”

“奥,是书记大官啊。我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好看的。你们是不是走错门了?”

老汉反问了一句,就把三轮车推到老婆婆跟前,然后搀起老婆婆,小心翼翼地扶着进了屋。

郑畏见老汉没好气,就耐心等待,发给黄雁一千元钱,让他去买些吃的东西拿来。

他与任英达把老汉三轮车的花生秧给卸了下来,放到还没摘的那堆里。

没事可做,帮着摘些花生秕子,静等老汉出屋再说。

过了一会,黄雁与司机提着买的东西,进了院子。

花生油、牛奶、鸡蛋、燕麦片、饼干什么的,放进屋里,堆了一大堆。

老汉还在屋里炕前喝水、抽烟,看见郑畏他们送来东西,就出来推搡着,不要,让拿走。

郑畏借机打量了屋里的陈设和锅灶上的东西,几件老式家具,烟熏火燎的,早就看不清本来的模样。

锅灶边上,摆着一些吃剩的饭菜。

干巴巴的馒头、感菜疙瘩,一个盆里还有些吃剩的炒白菜,一层发白的猪大油凝固在表面。

一个陶瓷罐里,盛着白花的猪大油。看来,他们就是用猪大油炒菜。一小桶花生油只剩个底子了,里面还有些沉淀物。

“你们到底要干什么?”

老汉有些生气,提起东西,逼着郑畏带走。

黄雁见状,用手机拍了些照片。

任英达抽烟,掏出自己香烟,双手递给老汉,又用火机给点上。

老汉的烟瘾不小,接着烟,吸上了,脾气才慢慢平息下来。

他出了屋,坐到老伴刚才坐过的马扎子上,顾自吸烟。

“老伯,你家这样,怎么没有见扶贫的电视、自来水什么的?”

郑畏直接切入正题,“村里没有给你申报,还是有别的原因?”

“你快别说了,我有一个儿子,不够资格。”

老汉终于回答问题了,冒出这么一句话后,就闭口不语了。

“村支书是谁?他没管你?”

郑畏继续平和地问着老汉,还蹲了下来,从任英达手里要过烟来,亲自给老汉点上一根烟,自己也叼了一根,点上吸着。

做完这一切时,老汉的脸上才变得近人情了。

“说出来,也不怕丢人了。我有一个儿子,我给盖了新屋,娶上媳妇,自己住了老屋。原来能干时,我走四乡,贩卖过水果。日子过得还可以。”

说到得意处,老汉可能回想起了自己过去的生活,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。

“可是自从老婆查出股骨头坏死的毛病后,给她治病花光积蓄。为了照顾她,我也没法出去做生意了。只靠那点口粮田,种些麦子、玉豆的,够吃的,饿不死就是了。”

说到怨气处,老汉还是叹了一口气,显得很无奈。

“你儿子不得养你的老?”

郑畏问得很直接,丝毫没避讳什么。

“那个狗东西,娶了媳妇忘了娘。原来,我能干时,他还像那么回事,挺孝敬的。我给老伴治病时,花光自己多年的积蓄。他也没了念想,就变脸了。”

郑畏知道遇上不孝子了。

“村里没管他?”

“管了,管不了。他那个媳妇,也是个野的,都管不了。”

老汉叹口气,捶了捶自己的腿,又掏出自己的旱烟,用烟袋锅抽上了。

任英达敬烟也不接了,嘴里冒出一句:“没劲,自己能耐时,没想到今日这光景。当初知道他是那么个东西,盖的新屋就自己住着,他也没办法。”

可能感到不解气,加上一句:“那个畜类,真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,从他手里要分钱,真是比登天还难。怎么就生养了那么东西,这辈子真是造孽了!”

老汉羞愤交架,眼角滴下一滴混浊的老泪,用衣袖擦了擦。

“丢人现眼啊,让你们笑话了。哎,你们来俺家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

他终于从自家的烦恼家长里短里解脱出来,才问郑畏来他家的目的。

“没有事,就是过来看看,能帮你解决些什么困难。”

郑畏和颜悦色地跟老汉说话,发现院子南墙棚子里放着不少编的腊条筐,就问老汉:

“大爷,那些筐子是你编的?怎么没去卖?”

“我编的,想等着年底去集上卖了,好过年。现在也没有几个人用这东西了,不好卖,也卖不上价钱。“

老汉回答了郑畏的问话,一脸的隐晦,生活折磨得他已经接近麻木了。

黄雁贴近郑畏的耳朵,小声说到:“我已经把刚才拍的照片发到群里了,这村叫土楼,属于张家楼乡的。张家楼乡党高官于春民正向这里赶,他来了,我们怎么办?”

郑畏听了,回了一句,“让他直接到这里来,我们现场解决问题。”

其实,郑畏心里已经有了计较,扶贫没有把有儿女的老年人纳入扶贫政策,也是国情,如何把这类问题解决好,确实是个问题。

老汉现在身体还可以,如果他也不能活动了,老两口有这样的不孝子媳,如何活下去都是问题。

农村举家过日子,确实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。

郑畏跟老汉闲扯着,问明了他儿子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,除了种地,就是外出做做零工,也没有什么手艺。儿媳就是家庭妇女,除了做饭、照顾孩子,什么也做不了。

老汉也不想拖累儿子,可实在是没有办法,种地种不动了。

村里劝不了他儿子,就给分了家,老汉老两口就靠自己分的几亩地的租金过日子。

老汉出不了远门,只能在村里野地里割些枝条,编筐卖几个钱。

真是聊以度日,老汉说没劲,是真的失去生活的心劲了。

很快,张家楼乡党高官于春民到了,村支书领着。

他进门看到郑畏坐在三轮车的踏板上,与坐着马扎的老汉说话。

了解深入了,民间疾苦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,郑畏有些释然,对党高官的火气没有那么大了。

“郑书记,我看到黄主任发在工作群里的图片,知道情况后,立即往这里赶的。来晚了,请多包涵!”

于春民身材粗壮,站在郑畏面前,如同犯了错的学生一样,有些恭敬过头。

村支书有些油滑,赶紧打圆场,“请领导们到村委坐坐,喝喝茶,吃个午饭。”

他不知郑畏到真实身份,跟在于春民书记身后,微哈着腰。

他说话时,露出一颗大金牙,让人有些忍俊不禁。

给他顶鬼子帽,标准的鬼子翻译官。

人不可貌相。接下来,郑畏的话,让他活了起来。

“这样的户,你们村还有没有?你管不了,就让老人这样过苦日子?”

连珠炮的问话,也没有把村支书难住。

“报告领导,我们村里这样的户,还有三家。都做过多次工作了,爷们就是搞不到一起去。”

村支书说开了,三寸不烂之舌就停不下来。

“领导有所不知,农村里养老真是个问题。婆媳关系不好,爷们争着说了算,都会搞得过不到一起,闹分家,争家产。老的老了,就得受气挨咔哒(忍饥挨饿)。”

他说着,还很自鸣得意,他太了解农村家长里短的情况了。

他身为村支书,也只能出面劝导一番,尽了心也就那样了。

任谁也找不出毛病,他才这样有底气。

郑畏看着村支书喋喋不休,心里真想问问他,“如果这是你自己的爷娘呢?还会只走走过场?”

考虑到这种人肯定会胡觉蛮缠,说出来“是我的爷娘,就不会这样了。”

“走,领着我们去看看那两家吧!”

郑畏打断村支书的话,让他带路,去多看看。

乡党高官于春民看着郑畏脸色不好看,就瞪了村支书一眼。

紧跟着郑畏后面,快步追赶。

他心里忐忑不安,这个领导怎么这么厉害,虎步生风!

接下来的怒火,会不会烧掉自己的乌纱帽?

要知道发到临港开发筹委会工作群里的信息,郑克爽副市长可是也会看到。这小年轻毕竟有副市长郑克爽做依仗啊。

最新小说: 九零福运小俏媳 谍海偷天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