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K小说 > 游戏竞技 > 永不下车 > 第九一〇章 禁锢

第九一〇章 禁锢(1 / 1)

经过实验,与艰难的思考,结论,则几乎令所有人困惑不解。

量子力学呈现的世界,有悖常理,不过,从一百多年前到今天,无数白大褂们的努力汇聚在一起,还是逐渐让人类瞥见了物质世界的本相。

物质,不论是否被观测,都无时无刻不处于量子叠加态,对方然而言,这已经是一个可以理解、甚至可以接受的事实。

人的意识活动,作为客观存在之脑神经系统与生物电,或者意识模拟器与生物电的组合,必然也符合量子力学的规则,但是与一切客观存在迥异,这,毕竟正是“自我”,那么这正在感知、正在思考的自我意识,

也量子态的叠加吗。

这一点,旧时代的著名学者,罗杰*彭罗斯曾经有过论述,意见是“确乎如此”。

人的意识活动,本质上,是脑神经系统的物质运动,从这一点上讲,彭罗斯教授的判断,并没有错,意识活动的确与量子力学息息相关。

但,这并不是“薛定谔的猫”实验中,用以解释“既死又活”的猫仔之波函数坍缩的理由,这一点,罗杰*彭罗斯的看法,就未见于公开资料,方然只能大概的揣测一下,这些前沿研究者的真实想法。

说白了,“我”,这正在思考、感知的自己,

只是“我”的物质基础,模拟器与生物电的量子态中,微不足道的一态。

这一点,在前几天的思考过程中,方然已经接受的差不多。

现在,他则在这样的思维层次上,更进一步,明确“我”在物理范畴内的感知极限。

很显然,既然只是量子叠加态中的一态,人类意识思维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能力,必然极其有限,有限到完全无从感知任何量子叠加态,而只能凭自身的感觉器官,窥看到大千世界这量子叠加态中,与自我思维绑定的那一态。

正如两个心机极重的人,在交往中,即便每一个都由无数性格、思维与意识组成,甚至可以形容为“千面人”,彼此观察时,

却只能看到对方“面向”自己的那一面。

站在人的立场上,客观世界原本是什么样子,这根本没意义,既然人类很早就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,明白这一道理,那么现在的量子态叠加,道理也是一样,即便有无穷多种量子态叠加在一起,“自我”也绝对无法察觉。

这,正如三维世界里的生物,不论怎样努力,

都无法进入四维空间。

人类所处的世界,目前看来,宏观上符合三维空间的定义,而时间则不被认为是空间本身的一种属性。

既然身处其间,不用讲,人的自我意识,显然也位于这样的三维空间内。

运用数学上的工具,加以想象,在认识、分析与理解三维空间的基础上,人们并不难进一步摹想到四维空间,甚至于,数学领域的专业人士,可以凭空想象更高维度、甚至无穷维的空间是什么样子。

但想象是一回事,身临其境,又是另一回事。

不论怎样摹想,用尽手段,被维度法则禁锢在三维空间内的人,都绝对无法进入更高维的空间,就连确证更高维空间存在的实验,都很难行得通。

这一点,寻常人都有体会,想象高维只是一种头脑体操,对触碰更高维空间,并无帮助。

量子叠加态的认知,也是这样,哪怕建立起一整套量子力学的理论,自我意识,生而被限定在某一态的存在,也没办法窥见自身、或者周遭环境的无穷多种量子态,至多只能通过实验,间接觉察其存在。

不过,这样一来,量子力学理论,岂非就是百无一用的空中楼阁吗。

一边整理思路,一边冒出这样的念头,方然知道,自己的想法并不正确,自从量子力学诞生后,多少年来,科技领域的诸多成就,从氢弹、到电子计算机,

事实上都有赖于量子理论。

他的想法,也绝非要否定量子力学的实践指导作用,而是站在人的自我意识之立场,认识到周遭环境、乃至于自身的无穷多种量子态,

事实上根本等同于一点也不存在。

无法观测,无法觉察,用任何手段去探测,也只能得到物质那早已绑定的一态,倘若整天在经典物质世界里打转,人类,又怎能跨越量子态之间的藩篱,窥见自身、或者周遭世界的另外模样。

但是……

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吗,

回忆这些天,查询、浏览过的资料,方然并不这样认为。

斯蒂芬*霍肯,在前一年的“芒种”封闭城中见面,当时的对话,声线仍言犹在耳,方然的确记得,霍肯教授对自己说过,

科学技术的发展,手段,是多样化的,并不一定要仰赖更强大的粒子加速器。

事实上,自从西历1530年代以来,净土研究机构里,很多人正在进行一系列的量子力学研究,从理论、到应用,也取得了若干成果,量子计算机的逐步实用化,以及凝聚态物理、高能物理等领域的成果,

都是这一系列探索的回报。

教授的话,当时,在轿车里一边仰望星空、一边聆听,方然的感触有限,彼时,他还沉浸在“星辰大海或永不可达”的忐忑不安中。

但后来,特别是几天前,和丁仲义围绕“薛定谔的猫”进行探讨,

他才明白了教授的话中含义。

斯蒂芬*霍肯,他实际上想要告诉自己,人类的未来,乃至宇宙的未来,未必一定会像人类所想象的那样,完全基于眼前的观测现实。

按经典理论的分析,结合现实,人类眼中的宇宙浩瀚无际,星系之间的距离,何其遥远,走向星辰大海的概率几近于零,这判断,并不是说没道理,而是以量子力学的视角观察,自我,文明,乃至宇宙,

却未必是如今第一眼看到的模样。

甚至于,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,一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物理法则,

也未必会在别样的宇宙、异度的空间内,仍然与眼前的一切完全相同,完全适用。

最新小说: 万人嫌阴郁受重生了 综网的巫:从艾泽拉斯吃到山海经 惊悚旅游团[无限流] 网游开局获得神级天赋 诸天超级剪辑系统 炮灰不奉陪了[快穿] 诸天:提前了十万年签到当魂兽 有风险就对了 对不起,我的爱人是祖国[快穿] 穿进男团选秀后